順德大良餐飲業市場主體新設立數據回歸“暖春”!
近年來
順德區不斷推進“放管服”改革
激發市場活力,提高政務服務效率
積極探索優化注冊登記審批程序
營造高效、更便捷、更寬松的市場準入環境
2023年第一季度全區共受理各項市場監管審批服務業務44347宗,咨詢處理量57256單,全區通辦量3096宗(全區通辦:即企業可在企業登記所屬鎮街,也可在區內其他鎮街辦理市場監管審批服務業務)。截至2023年3月底,順德全區共有市場主體數371997戶,同比增長11.22%;其中企業160085戶,個體工商戶211812戶。
其中,大良街道市場主體存量穩步遞增
新登記市場主體增幅與全區持平
餐飲業新設立市場主體同比增長超5成
回歸“暖春”時代
↓↓↓
今年一季度,大良街道市場主體數量呈穩步增長態勢,大良市場主體數量突破5.5萬戶,截至2023年3月底,大良實有各類市場主體55138戶,同比增長12.55%,增量全區居首。其中企業(含內資企業、外資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25073戶,同比增長9.69%;個體工商戶30065戶,同比增長15.05%。
目前,大良市監登記窗口每日工作量呈飽和狀態,月均業務量由去年的1580宗增長到1900宗。同時咨詢群眾明顯增多,經營者對2023年的市場經濟發展有較大信心。
此外,2023年一季度,大良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2862戶,比去年同期增長11.23%;工作日日均新登記市場主體約47戶。近年來,大良商事登記服務環境不斷改善,新登記市場主體數量平穩增長。目前大良企業設立業務1小時內完成,個體戶“指尖秒辦”。
那么大良市場主體發展
有什么特點呢?
一起來看看吧!
產業分布特點
按三大產業分布,2023年3月底大良第一產業市場主體138戶,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1.43%;第二產業市場主體4477戶,占市場主體總數的8.10%,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2.54%;第三產業市場主體50652戶,占市場主體總數91.65%,比去年同期增長12.79%。三大產業與去年同期相比均有增長,第三產業仍然是大良的市場投資重點。
2023年3月底,大良街道市場主體存量排名前五的行業分別是:批發和零售業25133戶,占市場主體總數的45.48%;住宿和餐飲業6682戶,占市場主體總數的12.09%;租賃和商務服務業6080戶,占市場主體總數的11.00%;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4314戶,占市場主體總數的7.81%;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3247戶,占市場主體總數的5.88%。
其中,排名前兩位的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表現突出。大良商業零售等都市型產業活躍,繼續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主力之一。老城區、東區、南區和德勝新區四大商圈各具特色,業態豐富,構成順德商業中心;以“尋味順德小鎮”、順德華僑城歡樂海岸PLUS、華蓋路商圈為龍頭的旅游業成為新經濟增長極。
餐飲業回歸“暖春”時代
今年3月底,大良餐飲業總量近6700戶,占大良市場主體總量超12%。今年一季度餐飲業新設立市場主體數521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高達54%。
近年來,部分餐飲業市場主體受疫情影響,面臨前所未有的經營困境。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經濟向上和佛山地鐵三號線開通運營等利好因素刺激,“文旅熱”進一步帶動餐飲業回暖,社會面出現出游、聚會需求井噴,拉動餐飲業快速復蘇。
值得一提的是,“老區煥新”給大良餐飲業帶來新一輪的發展紅利——
以金榜牛乳街和蘇崗美食集聚區為例,今年第一季度,兩片區內餐飲業主體同比增幅分別為80%和41%。
從自發形成的優勢片區,到政府指導的活化提升,再化身成為現時的網紅“打卡”點,大良街道各部門在此發展過程中柔性介入、教懲結合,沒有選擇“一刀切”硬性執法,而是先普法、再整改、再驗收,既有力度、又有溫度,不但給予了特色街區充分的發展空間,更帶動起周邊片區的協調協同發展。一季度大良市場監管所牽頭制定了網紅文旅點整治提升工作方案,聯合各部門召開村居、業主、租戶普法宣講會,現場聯合檢查、輔導7次,出動執法人員55人次,發出整改通知書16份。今后,“鴻圖路”一帶、“莘村大街”以及“漕漁新村”等新興熱點區域的餐飲店在輻射效應下有望成為后起之秀。
制造業步入“重質提效”新階段
據統計,今年3月底,大良制造業總量近2900戶,占大良市場主體總量的5.17%,今年一季度制造業新設立市場主體64戶,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通過數據分析——
制造業增長量八成以上為外地遷入企業,且大部分集中在五沙工業園、鳳翔工業區等重點招商項目內。隨著園區的逐步優化,以及多業并舉、多元發展的產業發展格局逐漸形成,重點工業園區成為制造業企業落地大良的不二選擇。
新增制造業企業主要涉及電子科技、人工智能、高端機械裝備等細分產業,反映大良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正在進行,在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通過充分依托高端生產性服務業,提升上下游產業協同效應。
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意愿增強
今年一季度,大良“個轉企”18家,同比增長157.14%。餐飲行業個體戶轉型尤為突出,占22.22%。國家對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各種稅費減免政策不斷出臺,順德美食“網紅店”、“特色店”、“百年老店”經營者更傾向于注重市場主體規模和品牌效應。通過個體戶轉型升級為企業,縮減辦稅成本,延續品牌商譽,同時通過多個股東或合伙人參與出資來增加資金投入,拓展市場做大做強。
今年3月份,大良街道經發辦聯同市場監管所、稅務分局舉辦餐飲行業培育入庫及“個轉企”業務培訓會,有效推進了街道餐飲行業升規入統和“個轉企”培育。
下階段,大良街道針對市場主體
將重點發展以下方面
↓↓↓
01、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硬支撐
一方面,市場監管、經發、土發等部門聯合建立村改物業騰挪園市場準入聯合審查機制,確保引入企業“保量、提質”,符合產業發展規劃要求。另一方面,以市監稅務聯辦專區“3.0服務”為依托,圍繞工業園區建設,將服務模式深入推進至五沙工業園、鳳翔工業區,重點探索編制制造業企業“一件事一次辦”聯辦服務清單指南,確保落實規定項目進駐。
02、加大“個轉企”、“小升規”扶持力度
通過建立目標潛能主體培育名錄庫,跟蹤市場主體發展訴求并提供政策支撐,同時深化“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工作服務站”職能和增強各類商協會帶動引領作用,開展有針對性的行業指導,力爭年內推動“個轉企”75家、工業“小升規”企業不少于41家。
03、持續推進“大良雙皮奶”區域品牌建設
鼓勵一批老字號餐飲與后浪新秀餐廳等集聚,以“仁信”、“民信”、“周大娘”等傳統優質品牌為核心,與新銳“網紅”餐飲店互為補充,錯位發展、特色發展。目前,“大良雙皮奶”區域品牌建設工作已按步驟有序推進,力爭把“尋味順德”細分到“大良雙皮奶”品類,從“廚出鳳城”“有名聲”到“大良雙皮奶”區域品牌落地“有名品”,爭取成為順德美食代表作。
04、營造放心消費環境
今年一季度,大良消費維權類咨詢投訴舉報業務總量超5000宗,同比增長71.25%,消費投訴調解成功率全區居前。下階段,將嚴厲打擊旅游消費市場亂象,并持續推動放心消費示范街區和消費維權服務站擴容提質增效,避免出現不時發酵的高價消費等問題,維持和諧穩定的消費秩序。

臨時封路通知
因釗林公園南路樹木修剪需要,現計劃于4月18日14:00-17:00,對公園南路進行封閉施工,途經車輛請繞道行駛。不便之處敬請諒解。
廣佛同城 協同創新 服務大灣區智能制造產業研討會 4月18日在廣州城市理工學院智能制造產業學院舉行。來自佛山三個行業的10多位創新型民營企業家同該校專家教授熱切交流,探討廣佛同城協同創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前景。
與會者認為,高校為地方服務有新措。佛山制造業當家。2022年GDP12900億元。廣東省教育廳批準廣州城市理工學院設立示范性的產業學院智能制造產業學院,與佛山是制造業大市的定位,構成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對應關系。佛山近年實施的二個產業技術路線圖,是由原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現廣州城市理工學院和佛山技術創新協會聯合承擔企業委托而編制的。全國首個鋁蜂窉復合材料產業技術路線圖和全國首個鎂合金材料產業技術路線圖這兩個產業路線圖分別在2011年和2021年完成。廣州城市理工學院為佛山經濟建設在兩個產業發展方向和路徑作了近期、中期和遠期的規劃,企業由頑強生長到智慧成長,引領潮流,成為廣佛同城,協同創新,服務大灣區的成功案例。
與會的佛山三個行業企業在產業鏈有密切關聯又各自獨立經營與技術創新。分別為蜂窩復合材料企業創新聯合體、無縫制衣企業創新聯合體、兩輪配件器件企業創新聯合體。這三個創新聯合體的廠家各有技術特點和看家本領,加強分工協作可事半功倍。佛山企業家期待廣州城市理工學院智能制造產業學院設立佛山分院,更接地氣為佛山眾多中小微企業服務。會上還舉行了朗頓· 廣州城理創新工程中心揭牌儀式。
與會者認為, 以龍頭企業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在關鍵技術攻關、創新載體平臺建設、高層次人才集聚等方面緊密合作,是提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效、推動產業創新集群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可有效促進產業鏈和創新鏈深度融合。(黃志海 黃焯超) 2023年4月18日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間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