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區2023年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工作實施細則發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廣東省教育廳轉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和《佛山市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工作實施方案(2023年修訂版)》等政策文件精神,為切實做好我區2023年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工作,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我區2023年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工作實施細則。
一、實施總則
我區義務教育民辦學校招生工作嚴格執行佛山市義務教育民辦學校招生政策規定,實行全市統一管理,統一招生平臺、招生范圍、招生對象、招生方式和招生時間,實行全過程監管。招生范圍原則上面向學校所在區招生,經市、區教育行政部門批準,可劃定適當比例面向所在鎮(街道)招生,優先滿足學校所在鎮(街道)適齡兒童少年入學需求。
二、實施辦法
(一)明確主體責任
1.區教育局審核民辦學校招生計劃并向社會公布;審核公布轄區學校直招(政策直招、人才直招、協議直招)以及校內直升的條件、范圍、計劃;對全區直招(政策直招、人才直招、協議直招)和校內直升學生進行資格審核并向社會公布;對全區民辦學校在統一時間統一流程組織進行電腦隨機搖號錄取。
2.各鎮(街道)教育辦對以我區戶籍、學籍或在我區居住的隨遷子女身份報名的對象進行資格審核;審核公布轄區民辦學校協議直招、校內直升的條件、范圍、計劃,對協議直招和校內直升學生進行資格審核并向社會公布。
3.各民辦學校在本校官網公布經核準的招生信息。具有小學直升初中招生資格的學校,提出符合直升條件的學生名單并錄入招生平臺,經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后在學校官網公示。各民辦學校應做好招生咨詢工作,協助有需要的家長完成網上報名工作。各學校在本校官網公布經核準的招生計劃、本校辦學理念、辦學特色、辦學條件(含住宿條件、新生床位數)、收費標準、咨詢電話等招生信息。
(二)明確招生對象
我區義務教育民辦學校招生對象分為普通招生、直招、校內直升和補錄類別。
1.普通招生
適齡兒童少年或父母(含其他法定監護人)一方具有順德區戶籍;或持有效期內順德區居住證(含港澳臺居民居住證);或具有順德區學籍的小學應屆畢業生(僅限學生本人報讀初中);或在順德區居住的華僑及外國籍人員。
2.直招
(1)政策直招。符合國家、省、市有關優待政策條件的軍人子女、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子女、公安英烈和因公犧牲傷殘公安民警子女、國家對口支援地區援派干部子女及因公殉職基層干部子女。
(2)人才直招。經順德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確認的一至四類高層次人才子女;佛山市2017年1月1日以后新引進領軍人才適齡子女;同時持省人才優粵卡和優粵佛山卡A卡、B卡的持卡人子女;2019年8月以前,符合《佛山市重點產業人才引進培育暫行辦法》規定,經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或評定)的A、B類人才適齡子女;2018年-2020年引進的國家級基礎教育杰出人才和省級領軍人才隨遷子女;對地方有特殊貢獻的重大科技創新平臺、重大產業項目、高等教育合作辦學項目引進人才子女。以上各類人才目前工作單位必須在我區,其以我區為報名所屬區的子女才具有直招資格。
(3)協議直招。有效期內建校協議約定承接生源;本校董事會(理事會)成員直系親屬;本校簽署勞動合同且已在本校工作和購買社保滿一年的在職教職工子女;2021年3 月31 日(含)前已在小學對口直招幼兒園就讀的小班及以上年級的應屆畢業生(該政策自2024 年起不再執行)。
3.校內直升
對符合條件的一貫制學校中,自愿選擇入讀本校初中,且具有本校小學學段連續六年完整學籍的應屆畢業生優先進行直升錄取。其中,2021年3月31日(不含)后新設立或合并的一貫制學校,納入市民辦招生平臺招生后的小學一年級學生畢業時,才具有本校直升資格。為確保政策有序銜接,對于在2021 年3 月31 日(含)前設立或變更的一貫制學校就讀,且在此日期前已具有該校學籍的學生,其畢業時具有該校直升資格。
4.補錄
對資格審核通過且未被任何學校錄取的報名對象,實行補錄。不符合普通招生、直招和校內直升條件,但具有在佛山工作或居住的證明,如社保、納稅、房產等。資格審核通過后不能填報志愿,只能參加補錄(此類對象也需在市民辦招生平臺報名)。
(三)明確招生流程
1.網上報名
(1)2023年我區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統一使用市民辦招生平臺,報名時間為2023年4月19日9:00至2023年4月25日17:00。各民辦學校要在本校的官網公布全市統一的報名路徑和網址,并發布相關報名指南,指引家長在規定的時間內在招生平臺注冊用戶,根據所符合的報名條件選擇報名所屬區,以唯一身份報名。其中符合校內直升條件的小學應屆畢業生,必須按照全國中小學生學籍管理系統的信息填報報名信息。
(2)凡有意向參加順德區義務教育民辦學校各類招生錄取的學生都需要在市民辦招生平臺進行報名,包括普通招生、直招、校內直升對象。不符合以上報名對象,有意參與后期補錄的學生都需要在網上報名。
2.資格審核
市、區和鎮(街道)教育主管部門及相關部門將聯合對所有報名對象進行資格審核,所有報名對象在2023年5月12日9:00至2022年5月15日17:00登錄市民辦招生平臺查看資格審核結果。未通過資格審核或報名直招但未被錄取的,可在規定時間內登錄招生平臺修改報名信息。符合校內直升條件的小學畢業生在查詢資格審核結果時,應核對是否已標記具有本校直升報名資格,信息有誤的應在規定時間內聯系學校進行更正。
3.填報志愿
(1)符合直招對象的學生須在報名的同時填報志愿。其中政策直招和人才直招對象在報名時一并填報我區2-3所學校志愿,協議直招對象應將協議學校作為唯一志愿填報。
(2)校內直升及普通招生對象在資格審核通過后填報志愿。報名對象需在2023年5月19日9:00至2023年5月22日17:00登錄市民辦招生平臺填報志愿。校內直升對象可依入學意愿按順序選報至多3個志愿,其中1個是本校直升志愿,2個是區內普通志愿。直升志愿可以放棄,但如果選報了直升志愿并被錄取,則區內普通志愿自動失效。如學生不想繼續在本校讀初中,請選擇放棄直升志愿。普通招生對象可依入學意愿按順序選報我區至多2 所學校的志愿。
(3)弟弟妹妹有意與哥哥姐姐入讀同一所學校,必須填報哥哥姐姐所在學校為第一志愿。其中,哥哥姐姐所在學校為一貫制學校,同時弟弟妹妹具備該學校直升資格,必須填報該學校為校內直升志愿。未按上述要求填報志愿的,不納入兄弟姐妹優先補錄范圍。
(4)不符合普通招生、直招和校內直升條件的報名對象不需填報志愿。
4.分批錄取
按照直招、校內直升、普通招生分批依次錄取,報名對象被錄取后不再參加剩余批次錄取,學校在當前批次完成全部招生計劃后不再進行后續錄取。
第一批:直招錄取。符合直招對象的學生由區教育行政部門結合就讀志愿,按就近就便原則統籌安排學校。其中,人才直招報名人數超過預設招生計劃的,采取統籌分配、電腦隨機搖號等方式錄取。
第二批:校內直升錄取。報名人數未超過招生計劃數的,實行直接錄??;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的,實行電腦隨機搖號錄取。
第三批:普通招生錄取。按照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的順序依序錄取,報名對象被第一志愿錄取,則第二志愿自動失效,不再參加第二志愿錄取。同一志愿報名人數未超過招生計劃數的,實行直接錄??;同一志愿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的,實行電腦隨機搖號錄取。
5.統一注冊
被錄取的報名對象按規定時間到學校注冊,到校注冊時間為2023年6月1日至6月4日(具體時間以各學校通知為準),各學校在為學生辦理到校注冊手續后,并將注冊數據同步至市民辦招生平臺。未按時注冊的學生視為放棄已錄取學校學位,同時不再參與任何民辦學校的補錄。
6.補錄
統一注冊后,區教育行政部門公布未完成招生計劃的學校名單,未完成招生計劃的學校按照兄弟姐妹、區內、市內區外等順序依序進行補錄。資格審核通過且未被任何學校錄取的報名對象,自行聯系學校補錄。
三、實施要求
(一)嚴格規范招生行為
區教育局根據學校辦學條件、班額標準及學位供求等情況,結合公民辦義務教育結構調整需求,科學核定每所學校辦學規模和當年招生計劃,其中每所學校人才直招計劃不超過招生計劃的5%。各民辦學校應當嚴格控制辦學規模,嚴格執行區教育局核準的招生計劃,任何學校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超規模、超計劃、超范圍招生,不得隱瞞招生計劃,不得在正常招生后通過擴班或增加班額中途招生。區教育局將重點開展規范招生行為專項督導,加大巡查督導力度,對違規招生行為發現一起嚴肅查處一起,并依照職權加大對違規學校問責力度,做到“零容忍”。
(二)嚴肅執行招生紀律
各民辦學校應當嚴格落實教育部“十項嚴禁”、省教育廳“六項規定”和市有關招生入學管理要求,嚴禁以任何形式承諾提前錄取或補錄等“掐尖”或變相“掐尖”招生;不得補錄已被其它學校錄取的學生;不得拒絕接收經電腦搖號確定錄取資格且在規定時間內報到注冊的學生。各類招生全部通過招生平臺錄取,學校不得進行平臺外招生。區教育局根據市招生平臺錄取名單審核學生學籍,切實做到招生錄取名單、學生學籍、實際就讀學校三者一致。
(三)加強違規責任追究
各鎮(街道)教育行政部門要嚴格落實主體責任,暢通舉報和申訴受理渠道,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及時糾正和嚴肅查處各種違規違紀招生行為。對違反招生政策和紀律以及擾亂中小學入學招生秩序,造成不良影響或嚴重后果的學校,區教育局視情節輕重給予約談、追究相關人員責任、核減招生計劃等措施,同時責令退回招收的不符合入學條件的學生,并對學校主要負責人嚴肅問責。
(四)切實做好政策宣傳及服務
各學校要實事求是開展誠信宣傳,通過簡章、官網、官微等途徑及時主動向社會公布招生信息,實施陽光招生,接受社會監督,嚴禁以高額物質獎勵、虛假宣傳等不正當手段招攬生源。招生期間,要認真做好各時段重點工作,認真接待群眾的來電、來訪,熱情、耐心、細致做好家長思想疏導、入學政策解釋等各項工作,努力提高招生工作服務水平,確保符合條件的適齡兒童順利入學。
附件
附件1:佛山市教育局關于印發《佛山市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工作實施方案(2023年修訂版)》的通知
附件2:佛山市2023年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日程安排表
附件3:順德區2023年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咨詢電話
附件4:順德區2023年具有直升招生資格的學校名單
附件5:順德區2023年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協議直招細則
附件6:順德區2023年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政策直招、人才直招實施細則
掃描二維碼查看附件

近日
佛山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
《關于調整佛山市提取住房公積金
支付房租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
(以下簡稱“意見稿”)
并向社會征求意見
如果意見稿正式通過
將從2023年7月1日起實施
意見稿指出,職工在佛山市連續足額繳存住房公積金滿3個月,本人及配偶在本市無自有住房且租賃住房的,可提取夫妻雙方住房公積金支付房租。
其中,租住公共租賃住房的,按照實際房租支出金額提取,具體按租金繳納證明核定;租住商品住房的,月最高可提取額度以本市統計部門公布的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10%核定,每月提取額度不應大于月最高可提取額度;多孩家庭租住商品住房的,按照實際房租支出金額提取,月最高可提取額度以本市統計部門公布的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核定,月租金大于月最高可提取額度的,超出的部分不計入可提取額度。
同一提取年度內,職工可選擇按年提取或按月提取其中一種方式辦理,每次提取應滿足相應的時間間隔:按年提取,每個提取年度可申報提取一次,每次提取應間隔12個月以上;按月提取,每月可申報提取一次,每次提取應間隔1個月以上。
三大調整
1.調整租住商品住房最高可提取額度的計算方式
月最高可提取額度以本市統計部門公布的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10%核定。計算公式如下:租住商品住房月最高可提取額度(四舍五入)=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10%
調整后的可提取額度將會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例:按照原計算公式,2022年度(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租住商品住房年最高可提取額度為7524元,月最高可提取額度為627元。
按照調整后的計算公式,2022年度(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租住商品住房年最高可提取額度為10428元(本市統計部門公布的2021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8690×10%×12),月最高可提取額度為869元。
注:上述內容僅為舉例說明,2022年度的最高可提取額度仍按原規定執行。
2.加大對多孩家庭租住商品住房的支持力度
多孩家庭租住商品住房的,在月租金不超過月最高可提取額度的情況下,可提取額度以實際房租支出核定;月租金超過月最高可提取額度的,可提取額度以月最高可提取額度核定。月最高可提取額度以本市統計部門公布的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核定。
3.提高租房提取頻次
在按年提取的基礎上增加按月提取方式,職工可根據需要選擇按月提取或按年提取。
4月15日,順德上市企業科達制造公布2022年年報。數據顯示,科達制造2022年實現營收111.57億元;同比增長13.89%;實現歸母凈利潤42.51億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42.1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22.66%、342.46%,盈利質量逐年攀高。
科達制造表示,2022年對于公司而言是內外部環境多變之年,是深化變革之年,也是堅韌發展之年,在百億營收基礎上,科達制造本次在年報中首次提出三個“百億目標”,包括“百億陶機”“百億建材”和“百億新能源”。
建筑陶瓷機械:
海外訂單接單首次超過55%
建材機械裝備業務是科達制造的營收主力軍,年報顯示,2022年該板塊實現營業收入56.08億元,占總營收比例超過50%,其中海外訂單接單首次超過55%。
科達制造是全球第二、亞洲第一的陶瓷機械裝備企業,科達制造表示2022年的好成績主要得益于近年來海外業務的迅猛發展,目前其海外業務已覆蓋東南亞、非洲、歐洲、南北美洲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全球化供應、服務打下較好的根基。通過深入挖掘發展中國家市場,科達制造于2022年在印馬泰、中東及北非、非洲以南市場遍地開花,接單增速分別超130%、50%、60%,成為其海外業績增長強有力的引擎。
圍繞“百億陶機”目標,科達制造表示在接下來五年內將“立足高端制造,打造全球建筑陶瓷生產服務商”。根據其年報發布的戰略規劃,科達制造的陶機業務將重點聚焦于兩個方面,一個是深化全球化發展,形成內小外大的市場格局;另外就是產品策略中在機械裝備供應上疊加配件、耗材的產品輸出,并將核心裝備進行通用化領域拓展。
海外建材:
將陶瓷生產延伸至潔具、玻璃領域
海外建材是科達制造第二大核心業務,科達制造表示目前其在非洲潛在的增量市場已經為科達制造百億建材戰略目標的實現打下了堅實基礎。
據了解,非洲已躍居成為全球人口增長率最高的大洲,聯合國數據顯示,2022年非洲總人口約為14.57億,超過中國。人口紅利無疑意味著巨大藍海市場,隨著非洲各國城鎮化率的穩步提升,當地市政及居民對瓷磚的需求亦處于上升態勢,但受限于非洲本土產能有限,供需缺口較大。
自2016年布局開啟至今,科達制造在非洲建筑陶瓷的產能逐步放量,如今在非洲5國運營6個陶瓷廠、擁有14條生產線、實現1.23億平方米年產量,營收也從0.83億元增長至如今的32.76億元,年復合增長率108.42%,已成為公司營收增長“第二曲線”。
受益于提前布局下形成的規模優勢,2022年,科達制造緊抓機遇搶占市場,并持續推進非洲產能升級及產效提升。年內,科達除投產肯尼亞基蘇木陶瓷項目一期、加納建筑陶瓷生產項目四期,啟動塞內加爾及坦桑尼亞陶瓷廠技改項目外,更進一步在塞內加爾、加納、贊比亞及喀麥隆啟動了新一期的建筑陶瓷生產項目,預計將于2023年建成投產。
在“百億建材”的戰略規劃下,科達制造表示接下來公司將以“大建材”為綱,戰略性將陶瓷生產橫向延伸至潔具、玻璃等建材產品領域。目前科達制造已啟動了肯尼亞基蘇木、加納的潔具項目,以及坦桑尼亞玻璃項目的建設,完善非洲建材布局,并計劃5年內在立足非洲建陶第一的基礎上,試點南美秘魯玻璃項目,將建材業務延伸至南美、中東、亞洲等海外市場。
鋰電材料及裝備:
接近180%的同比增速
年報顯示,2022年,科達制造負極材料一體化布局日益優化,產能逐步釋放,鋰電裝備業務也取得重大進展。目前,科達制造子公司福建科達新能源一期項目已于2022年底建成投產,疊加安徽基地人造石墨產能,產能逐步釋放帶來增量受益,同時,科達制造也同步啟動了福建科達新能源二期、重慶三期項目建設工作,投建后產能將形成合計15萬噸的人造石墨。鋰電裝備方面,科達制造設立了鋰電裝備研究院,戰略性開啟鋰電材料裝備業務,2022年已實現接單合計約3億元,未來也將成為其新的業績增長極。
此外,科達制造戰略投資的藍科鋰業表現依然搶眼。數據顯示,藍科鋰業2022年全年共實現碳酸鋰產量約3.10萬噸,銷量約3.03萬噸,庫存量0.42萬噸,對科達制造歸母凈利潤帶來34.50億元的正向影響,繼2021年投資收益兌現后,本次投資收益再次實現翻番,并在2022年全年為科達制造帶來近30億元分紅,極大改善了其現金流。數據顯示,科達制造目前擁有近48億貨幣資金,足以支撐科達制造大膽“試水”更多業務關聯的投資項目。
科達制造計劃五年內深耕鋰電材料,發力鋰電裝備,成為綜合性新能源領先企業。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間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