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點
                  > “傾城之戀——廣東省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文物展”在南越王博物院開展
                  詳細內容

                  “傾城之戀——廣東省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文物展”在南越王博物院開展

                  時間:2023-04-03     人氣:6111     來源:南越王博物院     作者:
                  概述:本次展覽是首個由廣東省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聯合舉辦的文物展,展示其各自特色及相通內涵,開創了文物聯展新模式......

                  傾城之戀


                  2023年3月31日,“傾城之戀——廣東省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文物展”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區)揭幕。該展由南越王博物院、潮州市博物館、肇慶市博物館、佛山市博物館、廣東中國客家博物館、雷州市博物館、中山市博物館、惠州市博物館聯合主辦,由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紀念館協辦,旨在讀懂廣東,講好廣東故事,推動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更好地融入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推進歷史文化遺產與旅游的深度融合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本次展覽是首個由廣東省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聯合舉辦的文物展,展示其各自特色及相通內涵,開創了文物聯展新模式。歷史文化名城,是保存文物特別豐富并且具有重大歷史價值或者革命紀念意義的城市。1982年,國務院公布了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概念被正式提出。迄今為止,我省共有8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廣州(1982年第一批)、潮州(1986年第二批)、肇慶、佛山、梅州、雷州(1994年第三批)、中山(2011年)、惠州(2015年),在全國位列第四。

                  圖片


                  展覽共展出來自8個廣東省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226件套文物精品,通過“南天重鎮”“嶺南底蘊”“海絲稟賦”“紅色名城”和“名城新姿”五個單元,全方位深挖和展示充滿地域特色的廣東省文化旅游資源,將文物、景點、非遺貫穿展覽,讓歷史文化在文旅融合中傳承創新,為廣東文化和旅游強省建設提供新動力。展覽展期為3個月。

                  展覽現場


                  一、南粵名城  底蘊悠長


                  廣東是嶺南文化的中心地、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中國近現代民主革命策源地,又是華僑之鄉,保存的文化遺產頗為豐厚。


                  公元前214年,秦統一嶺南后,分嶺南地為桂林、南海、象三郡,南??ぶ畏唇駨V州),廣東名城多于此時被納入秦王朝版圖。秦朝滅亡后,趙佗據嶺南建南越國,以番禺為都。西漢時期,番禺已是一處繁盛都會與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此后兩千多年,廣州一直是嶺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潮州為粵東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相沿為歷代郡、州、路、府的治所,文化底蘊深厚,素有“嶺海名邦”“海濱鄒魯”之美譽。


                  肇慶是西江流域政治中心和軍事重鎮,為粵西咽喉之地,也是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西方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最早的交匯處。


                  佛山,明末清初時與湖北漢口鎮、江西景德鎮、河南朱仙鎮合稱“四大名鎮”。石灣窯是中國陶瓷史上為數不多的特色鮮明、傳承至今的陶窯,因此佛山也被稱為“南國陶都”。


                  梅州是我國漢族客家民系的最大聚居中心,歷史上一直是嶺南連接中原、內地通往南方沿海地區的水陸交通樞紐之一,是粵閩贛地區政治、經濟、軍事重鎮,也是著名的華僑之鄉、將軍之鄉、足球之鄉。


                  雷州,史稱“天南重地”。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屬合浦郡徐聞縣地,是漢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自西漢至清末,雷州城大多為郡、州、道、府、縣治,是雷州半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中山古稱香山,是孫中山的故鄉,孫中山逝世后,廣州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府決定,將香山縣更名為中山縣,以紀念孫中山。中山融名人、華僑、商業、農耕、宗祠和革命文化于一體,具有近代史跡特質和紀念意義。


                  惠州地處廣府、客家、潮汕三大方言區的結合部,各種文化在此交融匯聚,素有“嶺南名郡”“粵東門戶”之譽。


                  二、紅色印跡 革命烽火


                  及至近現代,廣東開風氣之先,成為民主革命策源地。廣東名城與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祖國解放血肉相連,息息相關。


                  在廣州素波巷內小紅樓,誕生了廣東首個黨組織。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會后中國共產黨廣東支部正式成立,以素波巷小紅樓為主要活動地點。


                  大革命洪流滾滾,于肇慶成立的葉挺獨立團,是第一支由中國共產黨創建并直接領導的正規軍隊,團部駐閱江樓。在北伐戰爭中,“葉挺獨立團”成為名副其實的先鋒。


                  土地革命紅旗不倒,南昌城頭一聲槍響,拉開了中國共產黨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大幕。南昌起義軍部隊南下廣東,梅州三河壩保存革命火種。涵碧樓內,潮州七日紅。廣州起義震驚中外,佛山各地黨組織積極組織工農武裝響應,“刑場上的婚禮”名垂青史。


                  抗戰期間,廣東各地黨組織領導廣東人民開展敵后抗日游擊戰爭。作為華南抗日戰場堅強的武裝力量,東江縱隊司令部先后設在寶安縣、惠州羅浮山,珠江縱隊司令部設在中山,成為華南抗戰的中流砥柱。


                  解放大軍南下渡海,廣東同胞動員起來,拿出最大力量來迎接解放軍進入廣東,解放兩廣,解放海南島,解放全中國。??担ń窭字荩┤嗣裰г夥跑姸森傋鲬?,譜寫“解放海南,功在??怠钡臍v史壯歌。


                  三、活化利用  賡續文脈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是廣東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脈的重要內容。廣州擁有“廣作”“廣藥”“食在廣州”等知名非遺品牌,著力打造廣州非遺街區(永慶坊)、廣州非遺街區(北京路)等非遺聚集區,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對廣繡、廣式家具、廣東醒獅等代表性項目的活化利用取得顯著成果。佛山彩燈、雷州蒲織、肇慶端硯制作技藝等均為廣東非遺代表作,端硯更是被譽為四大名硯之首。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非遺,對于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2018年10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廣州市荔灣區西關歷史文化街區永慶坊時指出,城市規劃和建設要“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永慶坊,作為廣州舊城改造的標桿項目,如今已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街區,廣州歷史文化的新名片。廣東省八大名城中更有不少活化典型案例,如佛山祖廟-東華里片區、梅州攀桂坊、潮州古城牌坊街等,寓創新于傳承,讓文化底蘊與現代生活真正融為一體,使游人享受文旅新體驗。


                  八座廣東省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各自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鮮明的文化特色:嶺南中心-廣州、海濱鄒魯-潮州、西江明珠-肇慶、南國陶都-佛山、世界客都-梅州、天南重地-雷州、偉人故里-中山、嶺東雄郡-惠州。它們體現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光榮的革命傳統,是歷史上的“南天重鎮”,也是當今各自所在區域的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心。我們希望通過來自各主辦單位跨越古今的文物,講好名城故事,延續城市文脈,彰顯名城當代風采。在國家名城歷史文化遺產中挖掘時代精神養分,為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貢獻力量。

                  (聲明: 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
                  分享





                  无码网站|99热99这里只有高清国产|国产精品无码亚洲|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