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開發區西區背靠龍頭山,南朝珠江東江入???,位于珠江高質量發展帶和活力創新走廊交點,區位優勢明顯。在這片9.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累計吸引了92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2022年,該地區規上工業總產值939億元,占黃埔區工業總產值11%。
2024年將迎來西區建設40周年,西區也將順應新的發展趨勢,步入新的歷史征程。當前,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著力謀劃推進西區振興,打造該區倍增計劃的重要支撐、“老城市新活力”的典型示范?!兑巹潯方Y合西區現實條件,提出圍繞產業、交通、品質三個主要方面的振興策略,并充分考慮可實施性提出切實可行的近期行動計劃。
此輪西區規劃呈現諸多亮點。未來,西區將通過產業轉型升級、交通路網完善、品質環境提升充分融入灣區創新網絡,構造“一廊一帶”的整體格局,展現世界一流濱水環境。
●灣區時報記者/周翼 通訊員 李遠強
強產業
發展結構大優化,產業能級大釋放
根據規劃,西區將構造“一廊一帶”的格局,加強與灣區的全方位聯動發展。一廊,是林蔭大道上的振興復合走廊;一帶,是還江于城市的濱水活力帶;“一廊一帶”鎖住兩江交匯的鉆石型區域。
規劃指出,西區將堅持制造業當家,在傳統產業的基礎上,培育三大新興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發揮產業鏈主帶動作用,積極對接13條產業鏈。立足“萬億制造”,協同科學城、知識城兩大國家級園區,面向2類關鍵企業現實需求,形成東開放、中服務、西智造三大產業片區。
具體而言,西區將結合軌道站點建設及周邊存量用地再開發,引入重點產業項目,觸發土地能級釋放的連鎖反應——
地鐵五號線夏港站穗港合作總部區,將撬動該地塊40萬平方米打造百億產業基地。提供智造研發空間,建設研發平臺,增加總部服務,智造生產空間;引入穗港企業合作平臺,建設穗港合作創新中心;為智造合作提供載體,打造產業新引擎。
西基智造創新島啟動區,西基島將化身青年筑夢的西基智造創新島。結合金博地塊改造,引入工業設計研發、信息技術等產業功能,結合硅谷離岸創新中心、工業智造博覽會形成不斷迭代生長的創新聚落;煤碼頭通過加蓋頂棚等環保升級措施,降低對周邊環境影響。
此外,為提升西基島交通條件,近期將加快電廠東路、益海嘉里周邊橋梁工程,也將大力推進西基路-金碧路連通工程,全面加速西基島對外交通聯通。
東岸地塊逐步釋放,提升區域服務水平。推進小散碼頭搬遷與升級改造,強化穗港碼頭水上客運功能,增加客運航線。逐步釋放東江沿岸小散碼頭,釋放臨江高價值土地資源,提升配套服務水平,營造江城互動的復合活力社區,打造一流濱水環境。
優交通
交通設施大完善,南北暢聯東西互通
根據規劃,西區的交通設施將實現極大完善,在對外互聯互通、內部完善路網體系、新增水上航線等方面重點發力。
規劃顯示,西區加快化龍隧道、麻涌隧道建設,近期通過港前路貫通快速鏈接天河增城,實現南北暢聯、東西互通,東進、南拓的“流量”交匯——向東鏈接東部樞紐新塘站;向南對接南沙,對接東莞深圳;向北接中新知識城與白云機場;向西強化與中心城區聯系。
規劃建議,完善道路系統,西區去天河、東部樞紐由35分鐘縮短為25分鐘。通過三橫:港前路-保盈南路、志誠大道、西基路-東江大道,四縱:隔墻路、開發大道、東鵬大道、夏園路搭建交通骨架。
值得一提的是,規劃還建議,結合穗港碼頭功能,西區沿珠江岸線再增設客運碼頭2個,實現快艇20分鐘、水上巴士航線40分鐘直達天河珠江新城。
提品質
綠美環境大提升,打造18公里生態翠環
根據規劃,西區最終將構筑“一廊通江,一環向?!钡木G美格局。圍繞“橫滘河-東江-西江-墩頭涌-龍頭山、龜山”等生態廊道與節點打造18公里的生態翠環,未來為市民提供更加多元豐富的休閑空間。近期則主要通過重要節點及門戶打造、口袋公園建設、街道精細化改造、高壓線下地等提升西區整體環境品質——
推進橫滘河濱河沿線景觀優化提升。近期將對墩頭涌與橫滘河交匯口改造提升,建設水鄉步行橋聯通兩岸。推進橫滘河水上游線串聯南海神廟、南灣村等文化節點,擦亮兩岸濱水形象。逐步實現沿橫滘河傳承海絲文化記憶、沿墩頭涌暢享全民綠美生活。
打造門戶形象,優化開發大道交叉口節點空間。開發大道將結合5號線東沿線三處軌道站點建設及穗港合作創新中心等標志性建筑建設實現主干道界面形象提升;對開發大道主干道門戶空間綜合改造提升,對人行天橋進行翻新;推進站點廣場改造和景觀環境提升,結合開拓者雕像等,進一步彰顯西區開拓精神符號。
優化社區環境,塑造公園城市。近期將推動東園小區、普暉小區寓等口袋公園建設。2025年底前建成10個口袋公園,打造兼具功能性、景觀性的公共開放空間品質區域。
塑造10公里生態愜意的濱河碧道。通過高壓線下地、跨涌步行橋等建設工程,結合閑置用地和邊角地“見縫插綠”,打造優質的濱水環境以及濱河碧道,為市民提供優美舒適的親水公共空間。
提升街區品質,優化街道空間。通過對沿開發大道兩側推進立面進行改造和街道精細化設計改造,優化市民步行體驗,提升片區形象;打造有開發區特色和文化記憶的品質一公里。
公服設施全覆蓋,為10萬活力人群提供優質配套。面向灣區企業家、穗港青年等關鍵人群需求,強化優質公服靶向供給,建設15分鐘品質共享生活圈,引導灣區一流設施“家門口配套”,實現多層級的生活生產組團全覆蓋。
整備土地資源,提升城市風貌。針對西區內密集縱橫的高壓線,將充分研究并加快開展高壓線下地工程,釋放沿線土地資源,提升沿線空間品質,進一步優化片區風貌。
西區振興規劃近期行動要點
1.結合到期工業用地收回、存量土地盤活,保障企業拿地需求。結合地鐵五號線夏港站穗港合作總部區與西基智造創新島啟動區、黃埔新港站片區高價值片區開發,引入關鍵產業項目,促進產業升級,觸發土地能級釋放的連鎖反應。
2.地鐵五號線夏港站穗港合作總部區將結合軌道站點綜合開發與百億產業引進,為智造合作提供載體,打造產業新引擎。
3.西基島將結合金博地塊改造提升,引入工業設計研發、信息技術等產業,結合工業智造博覽會形成不斷迭代生長的創新聚落,化身青年筑夢的西基智造創新島。
4.近期通過港前路貫通快速連接天河增城,實現東進、南拓的“流量”交匯。
5.規劃建議新增水上航線:結合穗港碼頭功能,沿珠江岸線再增設客運碼頭2個,實現快艇20分鐘、水上巴士航線40分鐘直達天河珠江新城。
6.通過高壓線下地、跨涌步行橋等建設工程,結合閑置用地和邊角地“見縫插綠”,打造優質的濱水環境以及濱河碧道,為市民提供優美舒適的親水公共空間。
7.推進橫滘河水上游線串聯南海神廟、南灣村等文化節點,擦亮兩岸濱水形象。
8.推動東園小區、普暉小區寓等口袋公園建設,2025年底前建成10個口袋公園。
9.重點打造開發大道1公里品質工程,結合門戶節點與立面改造,優化市民步行體驗,提升片區形象。
西區現狀。李劍鋒 攝
西區小檔案
西區地處珠江、東江兩江交匯處,占地面積9.6平方公里,是廣州開發區的發源地,于1984年正式開發。2024年,迎來西區建設40周年。
西區以全區2%的土地面積,貢獻全區10%以上的經濟效益,是支撐廣州制造業倍增計劃的實體產業高地。截至2022年末,該地區規上工業總產值939億元,創近五年以來最高值,占黃埔區工業總產值11%。綜保區進出口總值275億元,同比增長近65%,增速位列全市綜保區第一。
據統計,西區各類企業超過3500家,2022年規模以上企業近590家,累計吸引了92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西區所在的夏港街也是黃埔區跨國企業500強最集中的街道。